close

 15184041  15184609  

 喜歡一個城市  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只有喜歡兩個字就足夠

 用<回>這個字 取代<去> 這個   在情感上 差很大     <去>代表了過客  在那地方暫時停留  而<回> 則是對於那地方 逐漸有歸屬感

  跟父母的談話之間 常常會<回>取代了去   母親跟我說  過幾天 要回台南  等等  或是父親說 有事回台南處理一下  

 雖說 自小在北部生活  但是卻很習慣以<回>  表示    少則用<去 >表示

   

回的定義 在於 歸屬屬感等等    儘管父親一年待在上海的時間比待在台灣多   但在詞語的表達上  總是用<去>上海 工作  而非<回>上海去工作

有次 跟父親聊天:什麼時候爸你要<回> 上海工作了   父親回答:明後天吧  再 <去>上海吧!

 儘管幾十年下來   也置產於上海  也習慣上海的風俗民情   但父親在詞語上  <去 >還是以<去>作為結束     語詞中 不經意透露出 他還是思鄉的情緒

 每每回去老家  總是以<回>為開端  

父親 拉開了大嗓門說:  麗ㄚ(母親名  )  過兩天  阮載高鐵<回> 南部一趟  看你爸一下   順便跟阿哥說一聲 要住幾晚

 

但好玩的是他每次都是他提回南部   回北部總是在抱怨南部的天氣很熱  或是他睡不好等等  下次不去等等    

但念歸念   等下次返台時

他又會說   麗ㄚ(母親名  )  過兩天  阮載高鐵<回> 南部一趟  看你爸一下

又陷入了無限的循環等等   

 

情感上的表達  很多時候是言語上 所拙於表達的出來  

儘管父親總是扼挽當年沒搭上上海的炒房潮  甚至連後來的台北的那一波也沒趕到  

總是自嘲說  沒這命等等   但是聽說  南部鄉下有土地要售出時

總是會果斷的買下來     會詢問理由      一開始會說待價而沽等等.....如果有行無市賣不出去的話  父親也會說 有塊地可以種種田 養養狗 等等 也不錯等等

而上海的房子 也是因為兄長婚姻需求  而去購買  自己仍舊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裡

 換算下來 如果父親有想炒地皮 選擇鄉下的土地 反倒不如選擇上海市或台北市房地產等等  就好  除了有人會承租等等   在於脫手變賣也就簡易  市場上就為熱絡 而非鄉下土地的詢問地較偏冷門

有土斯有財吧  父親還是希望在鄉下有塊屬於自己的地          常常會有意無意的說 之後退休去鄉下好了  挖個魚窟  養牛養狗養羊等等   生活卡健康阿   或許就是 尋找一個歸屬感吧 

如同他 總是堅持<回>  而不是用<去>如此 去表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雨曦 的頭像
    雨曦

    My life  私の物語

    雨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